他们渴望从当下现实之中抽离出来,让自己拥有片刻间隙放松。“短逃离”成为一种精神放松的刚需,也成为成年衡利弊后最合理化的小叛逆。
原本在法国从事金融行业的屋主,逐渐意识到生活被忙碌的工作极限压榨。回国到北京的第二年,他决定转变自己的生活状态,重新调整时间分配,也真实回归到生活当中。看房过程中,这套直面奥森北园的景观房,戳中了他想给自己建立新生活的内心,于是速速敲定,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造。
因为有了新的生活目标,他希望这个家完全按照自己生活习惯以及喜好来打造,能够让一边自己高效工作,一边也能停下来享受慢节奏生活。
原户型走廊多、房间多,开阔感和采光都不足。于是设计师根据屋主生活习惯与设计需求,将大部分空间打开,整体以“动静”区域划分,也对应公共与私人空间,动线高效,定位清晰。同时,结合屋主喜欢的法式风格,以重软装轻结构的形式,将法式慵懒随性以及ArtDeco复古艺术元素融合其中。
入户门厅,本就比较昏暗。顶灯散着微光,索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旧处理,墙面上印有植物、动物图案的金色壁纸,将法式随性与热带雨林般的热情精准传递。
对面安置一面做旧感脏镜,呼应壁纸格调,也将玄关的复古贵气拉满。配合上灯光,增加视野宽度的同时,增添了一抹独特仪式感。
入户后是一条长廊,为了减少视觉拥堵感,在对面墙体安置了一面花纹玻璃来形成一处端景,融入空间之中,地面平铺一款蓝色色块拼接黑色条纹的地毯,从视觉上缩短长廊宽度,同时呼应墙面蓝色挂画,打破单调常规,延伸视觉感受。
层高,是法式风的关键元素之一。但因为居室本身的宽度足够,设计师并没有刻意去做过多调整,而是在整体基础上,去除吊顶、缩减石膏线宽度,用更细节的处理刻画法式的优雅与魅力。
客厅面朝奥森北园,窗景美且视野极佳,这也是当时屋主看上这处居所的原因,所以万万不能浪费。于是设计师将客厅打开后,在这儿构建了一个围合式空间,白色双人沙发搭配两个单人沙发,组合成一个自由自在,且具备互动、交流感的客厅属性。平日里在这儿观影、看剧、休闲会客都很方便,距离感消失,相处也更松弛自在。
黑色柚木茶几,沉稳轻盈,强调出整个客厅的视觉中心。宽大的地毯在视觉上缩短了长廊宽度,四周的黑色与地板颜色相近,中间亮度提升,带来分明的层次感。
墙面挂画,选了一幅特别的摄影作品《在有风的夜晚散了步》,描述了静谧、灵动又有着独特生命力的自然景观。与奥森窗景正对,一明一暗、一动一静、虚实结合趣味满满,无论坐在客厅任何位置,都能感受到它传递出的活力与美感。
法式风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必然是壁炉。在单人座椅背后,设计师用天然食材特别为屋主定制了1.8米的复古壁炉,从高度上与其他软装家具的低矮尺寸拉开距离,也能更好协调比例,拉伸客厅高挑感,冬日里,在壁炉放入有火焰效果的暖风机,氛围感满满。
当整体的法式风基调奠定,壁炉边的复古铜镜,更像是一个神秘“魔法”元素,既是空间装饰,也能穿过镜面,目睹次卧走廊尽头的端景。以小见大,带来空间延伸效果。至此,这个以黑、奶白为主,混搭棕、咖啡色的优雅公共空间得以落成。
沿着客厅向对面走,便来到餐厅区域。考虑到空间深色系居多,于是餐桌部分,设计师选择了石材材质来中和,微反光与石材本身的温润质感结合,提升整体气质的同时,还显得清爽自然。
其中一侧,在保障墙面结构完整的基础上,为喜欢收藏的屋主定制了一个4层壁龛,用来陈列、收纳一些好看的青花瓷盘、银质器皿,美观还能彰显个人品味。入住后,这里也添置了很多朋友们送来的温居礼物,将心意收藏于此,记录下好友相聚的每一个瞬间。
另一侧墙面通铺壁纸,蓝色系自然景观画面,与空间自然感相得益彰,茂盛的树林从视觉上也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延伸感。
水吧台、中厨、家政间组合成了一个以两道门划分开三分离大空间。规划清晰,使用也更方便。水吧台内嵌电源,咖啡机、水壶、红酒储藏柜等都安置在这里,拿取方便高效。
中厨走了轻奢复古路线,深蓝色柜体搭配黑白棋盘地砖,沉静稳重好打理。爆炒时,可以关闭隔门,解决川菜爆炒常有的油烟问题。小家电嵌入储物柜,节省台面空间,干净整洁。值得一提的是,洗菜池上的窗户也特意换成了日式老钢窗,光影感非常美,傍晚打开壁灯,洗洗涮涮的同时也能感受景观带来的惬意感。
如此一来,不仅将原本闲置的过道空间利用起来,也扩充了厨房面积与功能,引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