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受到马系资金切入预制菜赛道的印象,今天预制菜成为两市少有的表现较为突出的板块,有乡亲希望我能梳理下,看看预制菜赛道有没有新的变化,安排!
消息面上,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马云持股99.9%。川财证券此前表示,在行业政策扶持、冷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B端和C端消费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参与玩家将进一步布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子产业预加工食品,即预制菜是通过标准化作业将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品预加工或预烹调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行业的主要代表企业有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和千味央厨等。预加工主要是手工化或机械化作业,包括分切、搅拌、滚揉、调味等;预烹调主要是炒、炸、蒸、煮、烤等加工手法,最终产成品食物按照加工程度可分为即配菜、及烹菜、即热菜和即食菜。
3)以绿进食品和味知香为代表的专注预制菜领域的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通过冷冻食品来拓宽预制菜产品线,例如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类原材料供应型企业,包括农作物种植、禽畜水产养殖直接供给产品,米面粮油、蔬菜保鲜、调味品加工等初加工业供给相应原料,食品包装加工业提供包装。
中游为预制菜加工生产企业,包含上游供应转型企业、专业预制菜加工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零售业和餐饮业,通过选择自身加工或代加工等不同方式提供净菜、半成品菜,再通过冷链物流包装配送至下游。
产业链下游主要是预制菜的渠道销售,分为面对商家和面对消费者两部分,可以通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鲜超市、大型连锁超市等销售渠道供应给餐饮企业,也可以通过超市、电商平台、便利店等直接销售给 C 端消费者。
预制菜的配送需要冷链运输,可以大幅减少损耗,较为先进的冷链运输技术和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是预制菜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冷链物流体系正在逐步成熟,各地加快冷链设施布局,运输和存储能力进一步增长,将帮助预制菜实现较大规模的扩张。2023 年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 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7%;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 2688 亿元,同比增长 3.3%;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 4916 亿元。在我国各品类冷链流通率逐步提升的情况下,冷链市场体量稳步扩大。
上游农林牧渔供应转型企业依靠原材料供应优势,逐步布局预制菜产业,企业在低成本原材料的基础上生产深加工的预制菜产品能够获得更多的盈利,具有较强的自动化规模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原有的供应销售渠道也可以成为预制菜的销售渠道,从而具有成熟的 B 端渠道布局。
专业预制菜企业在行业深耕多年,具有较为丰富的预制菜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诉求,从而明确市场定位,打造优势菜品,但品牌往往局限于某一区域,专业化生产能力较低。
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发展历史较长,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擅长打造标准品,能够依靠规模优势将产品分销到各地,同时由于速冻食品本身对冷链运输的高要求,使得预制菜可以借助冷链优势得到发展。
食材供应链服务企业主要以蜀海供应链为代表,该类型的企业主要为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提供口味一致的产品,来保证品牌不同门店的口味确定性,建立起食材与餐饮企业的联系,也属于面向 B 端的预制菜提供者。
面向 C 端的企业类型之一为餐饮企业,在疫情的影响催化下,为了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就餐需求,餐饮企业推出了门店的招牌菜品直接向消费者售卖,除此之外还会提供一些较为难做的硬菜。
零售商超、生鲜电商等企业依托渠道优势,打造面向 C 端的预制菜产品。便利店等线下零售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需求,是预制菜在 C 端渗透的主要方式。
1.预制菜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已成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工具,从 B 端到 C端的发展历程也彰显了行业的发展潜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在行业政策扶持、冷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销售渠道不断丰富、B 端和 C 端消费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参与玩家将进一步布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7 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在其中也明确提到要挖掘预制菜市场的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以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来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这是国家层面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又一较大支持力度的政策要求。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基于当地的发展状况,出台适宜的预制菜产业政策,从冷链建设、企业培养、产业园建设、行业标准设定等多方面扶持预制菜产业建设,推动各地预制菜发展更加完善。
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预制菜行业飞速发展,市场参与者众多,呈现出市场规模大、竞争激烈的分散格局,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蓝海竞争阶段,并未出现较多的规模以上企业,行业地理区域特征显著、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参与企业类型多样,竞争格局尚未定型。行业入局者众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各自领域各显其能,但总体来看规模化企业数量较少,市场仍高度分散。
预制菜市场重心在 B 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预制菜销售渠道 85%以上集中于 B 端。在 B 端市场预制菜主要的使用者为餐饮、商超和企业团餐,B 端不同业态具有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对于面向 B 端市场的企业来说,其下游客户高度分散,需求分化,中间经销商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较强。
预制菜在 C 端的需求持续扩张中,无论是通过农贸市场、零售商超还是线上平台渠道,企业都可以将预制菜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目前的主要参与企业类型有餐饮企业和连锁商超、生鲜超市等零售企业,原有以 B 端为主的企业也会生产直接面向 C 端的产品,行业在 C 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机会众多。
公司 B、C 端协同发展,建立了成熟的销售网络,以华东地区为主,逐步向外围市场扩展。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拥有 1773 家加盟店、716 家经销店,商超客户 51 家、批发客户 496 家,帮助公司产品更加近距离触达消费者。公司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集团在水产食品领域精深发展,实现了水产品从厨房食材到预制菜品工业化量产的转变,形成小龙虾系列、凤味鱼系列、裹粉系列、火锅系列、快煮系列、米面系列等六大系预制菜,2022 年预制菜规模已达 11 亿元。公司作为行业上游原材料企业布局预制菜领域,具备成本优势,水产供应链成熟。公司具备全渠道覆盖的营销能力,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公司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和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速冻食品领域具备影响力和知名度,产品方面,公司主要采用“大单品战略”,迅速抢占行业制高点。产品方面,公司主要采用“大单品战略”,迅速抢占行业制高点。
以上是我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