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开始有了现代电镀,而我国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始的。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商业电镀镍,铜,锡和锌也相继被开发出来。在两位埃尔金顿的发明专利基础上,电镀槽及装备被扩大到可以电镀许多大型物体和特定工件。在世纪后期,受益于发电机的广泛应用,电镀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发电机电流控制程度的提高,使许多需要提高耐磨和耐蚀性能的金属机械部件、五金件及汽车零部件得到处理,并可以批量处理。同时零部件的外观也得到了改善。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增长的航空业推动了电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包括镀硬铬,铜合金电镀,氨基磺酸镀镍,以及其他许多电镀过程。电镀设备也从以前的手动操作的沥青内衬木制槽进步到现在的全自动化设备,每小时能处理成千上万公斤的零部件。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在强劲发展的制造业带动下,电镀行业得到迅猛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粗放型发展后,在市场化改革和国际竞争的推动下,电镀业也开始追随国际先进水平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电镀技术开发和电镀行业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技术跟进和创新举措,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原先电镀生产的手工操作变为自动生产线,一些地区建立了电镀工业园区,三废治理技术日益完善,从事电镀研发的电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逐步增多,电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使电镀行业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建成了较完整的电镀生产体系。
进入新世纪后,在产品质量提升和环保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下,电镀业开始向重视管理和环境保护转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电镀园区建设等相继提上工作日程。协会首任理事长沈烈初说,现今我国已经是电镀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在某些工艺技术方面还落后于先进国家,尤其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电镀生产技术,将会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解放前,我国的电镀并不能形成规模,配制溶液都是一些资本家在房间里面拿一个小包偷偷进行,当然,这种溶液到现在看都太简单了;工人操作也没有什么仪器,比如说镀镍好坏的辨别方法是用嘴添一添,看看有没有氰化物腥味。
电镀在我国的线年,苏联专家来国内办班,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国防企业的电镀车间都是在苏联专家支持下成立的。解放以后一直到6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苏联帮助下建立国营大型企业。
年开始,国家工业部在无锡召开第一次电镀会议。在文化大当中开始召开这样大的会议非常难得。在这个会议上,无氰电镀被提到特别重要地位,各个地方成立许多攻关组。那个时候都是国营的,攻关组都是花国家的钱,各个部门,工厂都在进行科研活动,当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现在这些同志基本上已经退休。
年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镀行业规范条件》公告,公告要求在已有电镀集中区的地市,新建专业电镀企业原则上应全部进入电镀集中区。在园区集中化管理的推动下,电镀园区通过开展租赁、废物处理、表面工程化学品供应等多元化经营,逐步成为表面工程化学品行业新的下游客户,形成了表面工程化学品行业客户园区化新现象,产生了园区合作新模式,电镀工业园区为电镀企业提供厂房、废物处理及其他配套服务,可以对电镀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及其产生的沉积物、其他固体废物进行集中专业处理和处置,确保满足环保要求。
零事故要求及电镀企业进园区政策得到越来越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国内电镀工业园区化进程得以快速推进,据金茂源环保()香港联合交易所IPO申请文件显示,2013年至2017年,国内电镀工业园区的数量由92个增加至126个;电镀工业园区的产值由16亿元增加至51.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2%。
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园区存在入驻企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这类园区的入驻企业包括政府强制优先接收的当地企业及园区后期招商的企业。其中:政府强制要求接收的当地企业层次参差不齐,部分规模较小,在升级改造等方面实力不够、动力不足;园区招商企业中,有投资商降低招商门槛引进的企业,也有园区早期引入的战略合作企业,情况各有不同,给园区环境管理带来诸多困扰和风险。另外,这类园区运营管理主体对入驻企业没有执法权,彼此依靠契约关系相互约束,对人驻企业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非常有限。
调研中发现,不同地区的电镀工业园区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不统一,环保治理投入和采用的技术手段千差万别,导致不同园区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有较大差异。电镀工业园区基本都配套了中水回用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但很多没有正常运行。对于国家鼓励的有价资源回收、清洁生产等技术,很多尚处于研究和试点阶段,导致相关工作推进较慢。在与园区的座谈中,不少园区提出国家对于出台的相关标准缺乏成熟的技术方案做支撑,导致不少园区在治污的道路上走了较多弯路,给园区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压力。
依照环保部《关于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自动监控设备安装问题的复函》,重金属企业所排污水收集到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应安装在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车间或生产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同时,为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对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的,应设有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工段或设施并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且对该工段或设施的污水排放口进行自动监控。目前所有园区的污水处理排放口均安装了在线监测仪器,并与政府环保部门联网。但对于企业车间的排放口,则主要以摄像头监控、流量监测为主,配套在线监测尚未全面覆盖。另外,电镀工业园区的废气监测仍以区域尺度的大气监测为主,不利于及时识别环境风险。
重水轻气的问题。相对于废水的集中处理和专业运营,除个别园区外,大多数园区的废气治理由入驻企业自行运营管理,园区集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多为无组织排放。园区对企业废气治理的监管仅局限于设施是否正常开启的层面。对于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土壤及地下水等的监管,相对也比较薄弱。此外,部分园区还未建立统一的危险化学品存储、配送中心,企业在领用、使用环节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
目前我国的电镀工业园区普遍不具备自行处理处置固废的资质,固废大多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处理。据多数园区反馈,电镀工业固废处理市场整体供不应求,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的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经常导致处置单位上门收取积极性不高、处置方不断抬高价格等情况出现。部分园区有自行建设固废(含危废)贮存、处理处置设施的诉求,但政府对该领域的限制还比较严格,调研中仅发现有一家园区获批了相关资质。
在筹建电镀园区建设中,有一种现象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即目前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和一些投资公司把目光转向到工业房地产,他们十分乐意包揽电镀或表面处理等工业园区建设。一是搞工业园区建设要比搞民用房地产建设的经济效益更好;二是民用房地产开发已日趋减缓,而工业房地产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正因为此,房地产开发商和一些投资公司把目光转向工业房地产的开发是很正常的,也无可非议。
建绿色电镀园区是电镀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而要建好绿色电镀园区却并非易事。为此,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尤其是在建园初期,地方政府要先选择好投资方并给予大力支持,因为电镀园区是非同一般工业开发区的特殊园区,里面涉及到许多电镀工艺、环境保护、给排水等专业知识,没有集体的智慧是建不好的,有关废水处理站收集管线的布局、用干法治理酸性废气以及追究导致园区无法正常运行应采用问责制等问题。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一定要严格选好投资方,不仅要了解投资方的经济实力,更要了解投资方是否清楚建园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有没有最基本的电镀与环保知识。因为在一些地区已出现过投资方把建设电镀园区看得太简单,即把电镀园区与一般工业区等同起来,片面认为民用建房、一般工业建房和电镀园区建房只是房屋结构的改变,而不知道还有许多电镀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措施、循环经济开展、三废治理方案的比选以及园区排污管网怎样铺设和园区怎样科学管理等,从而容易导致园区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难以扩散,废水处理难以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危险废物也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处置,这在无形中就把本该建好的绿色电镀园区变成了一个新的污染集中区,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要追究责任)。因此,政府把关选好投资方不仅是资金问题,更是园区能否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投资方确实不了解电镀行业的特点,也可委派或聘请懂行的专业人员负责,否则就主动放弃(这已有先例),政府千万不要让投资方只为赚钱而去盲目建园,这将后患无穷,甚至会阻碍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而且投资方不仅赚不到钱可能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电镀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电镀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组群、竞争因素等)、产品价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