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什么最烦恼?当记者将这一问题“抛”向多位受访者时,大家纷纷表示:“打扫卫生最烦恼。”打扫卫生有什么可烦恼?受访者张海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因为家里的东西太多,橱柜再多,也塞不下、放不了,总而言之,就是永远没有井井有条的时候。”
受访者孙雪燕告诉记者,五年前装修新房的时候,她对设计公司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储物空间一定要多。”于是,设计公司为她设计了一系列的收纳空间,衣柜、阳台柜、橱柜、飘窗柜,甚至连床都放弃了精美时尚的造型,选择了可以储物的高箱床,五年过去里,孙雪燕发现,这些柜子里都填满了东西,哪一个拉开都是满满当当。
果然是日子越过东西越多吗?孙雪燕决定“断舍离”一番。一整理才发现,填满柜子的并非是她所认为的“过日子”过出来的“鸡肋”,而是大量的闲置:同款尚未拆封的夏凉被、不知道什么时候买回来的荞麦枕、乳胶枕、各种花色的被罩、床单和沙发垫以及早就被遗忘到脑后却连吊牌都没摘的各种裤子和上衣,至于没有拆封的袜子、内衣裤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衣物大多都是逛街时觉得便宜划算买回来的,一时用不上就放进了柜子里,时间一长就忘了。”孙雪燕懊恼地说。
无独有偶,受访者张倩也在为换季时翻找出来的大量衣物发愁,同款的牛仔裤有七八条,颜色不一但功能一致的厚围巾装了满满一大包,曾经很时髦但当下已经很少有人再穿的立领小衬衫至少还有三件崭新的,再加上同款不同色的鞋子、棉服,堆满了客厅的地板。
除了买衣服和饰品在悄悄浪费,厨房里类似的现象也不少。张倩给记者展示了她的橱柜,没有拆封但由于存放不当已长了菌斑的筷子、堆得老高但从来用不着的碗碟,还有各式各样功能单一的厨具,塞满了大大小小所有橱柜。不同规格、不同品牌的酱油、醋、耗油等,更是占满了整个调料架。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许多受访者都有类似的困扰,柜子里越来越满,却又舍不得轻易“断舍离”。这些明明暂时用不到,却已经被买回来的东西塞满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空间,不但造成了金钱上的浪费,还造成了精神上的“拥堵”。
受访者高诗瑜对于舌尖上浪费感受最深。作为一个营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高诗瑜对餐饮营养搭配很有研究,但遗憾的是她无法改变身边亲戚朋友的“吃饭观念”,提供的菜品结构总会被说“太小气”。
高诗瑜告诉记者,舌尖上的浪费,并非只有剩菜剩饭,“剩”本身是显形浪费,而隐形的浪费更值得重视。在她看来,如果吃进肚子的食物,比例和数量不合理,那还不如“剩下”,因为人们摄入食物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取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如果所吃的食物与需求不相符合,不但不营养,还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
“比如说我们日常聚餐,餐桌上总是荤多素少,大鱼大肉、海鲜虾蟹通常会占到八成,蛋白质和脂肪供大于求自不用说,蔬菜、豆类、粗粮比例过少,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也太少,钙和镁严重不足。这就难怪很多人脂肪高度发达,但身体却还是缺钙、缺维生素。”她说。
当然,因为餐饮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身体用不完的某些成分,比如过量的蛋白质,过多的钠、磷和硫元素,都要经过肾脏的处理,然后排出体外。这些多余的营养成分,不仅不能对发挥健康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食物中多余的脂肪,能轻易地变成身体上的肥肉,带来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高诗瑜也非常反感各类特别“够味”的调味品。因为在她看来,这些调味品功能都是重复的,提鲜的同时也让摄入了更多的隐形盐和隐形糖。“比如说很多人的厨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调料。做饭除了放味精,还要放鸡精,还要放各种浓汤宝、高汤宝、这些东西的功能其实都很一致,都是提鲜的,但放得越多,钠摄取越多,摄入的隐形盐就越多。”她说。
除了这种舌尖上隐形浪费,点外卖时的浪费也不少。经常点外卖的赵煦就告诉记者,为了凑商家提供的满减服务,他常常一个人点两人份,或者用多点主食来凑单。“很多时候单点不划算,满减就很合适,凑不够就会多点几份米饭,或者多点几个馒头,当时想的是可以带回去下顿吃,但其实我又不做饭,所以带回去的主食基本都浪费了。”他说。
由于“满减”之后获得的优惠较大,很多时候赵煦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浪费”,反而觉得自己省了钱,“我也很矛盾,一方面觉得造成了食物浪费很可耻,一方面又觉得省了钱,还是节省的行为。”赵煦说。
大多数家庭都会自备一个家庭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药品的保质期也是有期限的,很多吃了一半的药过期作废,甚至有些药还没用到就过期了。
受访者蔺鸿就给记者展示了他的“小药箱”。这个“小药箱”可一点都不小,倒出来的药品铺满了茶几,都是常用药,有感冒药、止疼药、消炎药、止咳药、肠胃药,也有创可贴、医用纱布等。不同功效的药也有不同的形态,有冲剂,有片剂,有中成药,也有西药。
“本来家里备小药箱是防备不时之需的,但后来总是发生自备药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蔺鸿说,“尤其是孩子出生后,每次生病都会开回来一堆药,经常药没吃完病就好了。等下次再看,又开了其他的药回来。久而久之,就攒了这么多。”
“真怀念小时候可以论颗买的老药店啊,药剂师就会按照疗程配药给你,从来也不用发愁病好了药没吃完怎么办。”蔺鸿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来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结果却造成浪费,这样的现象可真不少。以小药箱为例,不少受访者都在为家里的小药箱感到困扰,“不备吧,怕得病时没得用,囤着吧,往往囤着囤着就过期了,真不知如何是好。”受访者张志刚说。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习惯,每年产生的过期药品多达上百万吨。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生活习惯让人们发现浪费现象当真是无处不在。“开着空调盖棉被”就是其一。
今年夏天格外热,市民张苏也将家里的卧室、客厅都装上了空调,外面烈日炎炎,家里清凉舒爽,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总会把温度调到18℃以下,然后全家人盖着棉被入睡。这样的习惯,似乎很多年轻人都有,但张苏的父母却非常不理解:“开着空调盖棉被,那不就是浪费嘛。”
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习惯不同,对于“浪费”的理解也不一样。就像张苏的父亲张老先生不理解儿子为什么一定要盖着棉被开空调一样,张苏也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坏”了的水果还要吃。对此,张老先生拿起一个苹果给记者举例:“苹果坏了一块,我们都是挖掉坏的部分吃好的部分,但孩子们却觉得只要有一点变质,整个苹果就都污染了,全得扔。”
张苏的母亲也拿儿子和儿媳洗碗举例:“我是接盆水洗,但孩子们都是在流水下哗哗哗的洗,洗一个碗用的水赶上我洗一盆了。”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浪费作为时代“伴生物”还将长期存在。在提倡全民节约的今天,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减少浪费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生活达人,请他们来支支招。
受访者周柯是一位初中教师。他认为,相对于显性浪费,隐形浪费的危害显然更大,其隐蔽性导致人们不会注意到,就不会反思,更不会改正。因此他的应对方式是教会学生们发掘生活中的“隐形浪费”。
“我组织了好几次班会活动,让学生们集思广益,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不经意就造成浪费的现象。孩子们讨论的非常多,除了常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的浪费,他们还将思维触角扩展到了时间、空间,总结出‘凡事必须有计划’这样的结论。”周柯说。
他分享了自己和学生们总结出的部分观点:“有计划是打破浪费的最佳方式。浪费时间算不算是隐形浪费?我认为也算。如果对工作、学习都有计划,就会大大节约时间。”他说。
他的同事钱雪莹则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新的观点。钱雪莹认为,“有计划”包含了很多方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也是“有计划”的诠释。
“我也是爱囤货一族。之前从不觉得自己是在浪费,还觉得自己是在精打细算过日子。时间一长才发现,当时囤的东西很多还没有发挥它的价值就变成了累赘,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开支,还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是我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她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受访者朱霞的赞同。朱霞认为,在当下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减少浪费的保障。“消费之前一定要问自己,这个东西我究竟需不需要,这个东西我是否有替代品,搞清楚了这一点,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就可以避免了。”她说。
受访者孙建宇则针对餐桌上的隐形浪费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舌尖上的浪费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形的,都是因为对“粒粒皆辛苦”没有感同身受。
“为什么老一辈人总是觉得饭菜剩下或者倒了可惜,餐桌上有鱼就觉得不必再上肉?并不是他们抠门儿或者是节俭惯了,而是他们知道其来之不易。但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没有机会从事农事劳动,不明白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无法从内心萌生对粮食的敬畏,自然不觉得暴饮暴食或者是浪费是什么大问题。”他说。
为了让孩子们多接触、多感受,只要闲暇,孙建宇都会带着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去体验生活。“我带着他们去看园林工人在烈日下种花、除草、修剪树枝,还带着他们去农区学喂羊、晒玉米,虽然没有机会让他们干农活儿,但我明显觉察出这些孩子们更懂得来之不易四个字,因此在给他们讲道理时也更容易。”他说。
受访者张鑫说,当代年轻人,与老一辈人的生活观念不同,因此对于浪费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其实无谓谁对谁错,比如说苹果坏了一点,整个果子就可能受到细菌污染,不应该再食用是现代医学证明过的,不能说老一辈人过度节俭一定就对,也不能说年轻人乐衷享受是错误。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说,“比如苹果既然买了,就及时吃,为什么要等它坏掉一块才去争论是不是该扔呢?”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在生活达人们看来,隐形浪费之所以潜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其根源在于我们并没有从根本树立起“节约”的观念。“只要我们多点务实精神,从根本上将节约当做生活指南,无论是显性浪费还是隐形浪费都将无所遁形。”受访者们这样说。